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记忆中的巴东老城

记忆中的巴东老城

关键词:巴东老城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巴东百姓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langmanyir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481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记者 向东平

核心提示

有近千年历史的巴东老城,随着三峡135米水位如期蓄水,于2003年6月沉睡于江水之下。那古老的水码头、扁担街和青石巷,连同消失多年的老城“三喊”,成为人们的美好记忆,也折射出老城人服务大三峡的博大情怀。

拍摄于1992年12月的巴东老城黄果树轮渡码头。(本报恩施图片库 梁斌 摄)

3月25日拍摄的巴东新县城。(本报恩施图片库 梁勇 摄)

3月14日,记者通过走访当年的老城人,听他们讲述老城的人文景观和独特风俗,带领大家一起“走进”巴东老城,回忆老城生活的点点滴滴。

码头与劳动者“同舟共济”

巴东县始建于1500多年前,最初选址长江北岸的旧县坪。北宋年间,寇准在巴东任县令期间,为改良农事,县城搬到了长江南岸的金字山。“谈巴东老城,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水码头,它从一定程度上带动着巴东县城的发展变化。”巴东县委宣传部干部田丛在老城居住多年,老城的很多景象在他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,对水码头更是记忆犹新。据田丛介绍,晚清时期,老城已有7处停靠木船的码头,这些码头承担着两岸人民出行的重任,也因此诞生了一批靠划船为生的土家汉子。

民国二十四年建成轮船码头后,运往施南府的盐巴,运出施南府的粮食和土特产品,汉口来的布匹和日用百货,都要通过巴东水码头。这个码头成为鄂西进出大山的重要关口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码头得到迅速发展,大小滚装船、上下客轮都可停靠。昔日“野渡无人舟自横”的景象一去不复返,巴东老城也因码头的热闹变得繁华起来。由于陆上交通条件的改善,老城运送货物的骡马队慢慢淡出历史舞台。

巴东的船工、背脚子与码头密不可分,是当时老城最大的劳动群体。在老城码头上,激昂的劳动号子与澎湃的江水声交织在一起,演奏出动听的生命乐章,见证着巴东老城的历史变迁。

“船一到,船工卸下货物后,背脚子都抢着往街道上背。”曾经在码头当过背脚子的老黄说,“背脚子背一趟一两里路,可得一两块钱,自己挣得了生活费,也方便了过往客商。因为从青石台阶背运货物路线很直,不到一里路就上了街道,当时就有一种走路比车快的说法。”

据《巴东县志》记载,解放巴东时,船工们也算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当时国民党旧部将船只收拢到江南停靠,使解放受阻。一天深夜,船工们将小木船划到江北,将解放军战士接进县城,并协助部队瓦解国民政府、解放巴东。

扁担街与青石巷“血脉相通”

巴东老城只有一条街道,人们习惯称之为“扁担一条街”。若干条青石巷好像老街的血脉,与街道相接,又相互贯通,融为一体。

扁担街上至头道桥,下至大转拐,平均海拔104米,长1000米左右,街面很窄。街道上多为木板屋,临街一层作为经营商铺,楼上为住宅。靠长江一边略有差别,这种吊脚楼木板屋用木柱支撑的一楼一般不住人,因为江水上涨会被淹。曾经在扁担街做过小吃生意的刘美英说:“街道太窄了,两边的屋檐几乎相连,下小雨时走路可以不用打伞。”

解放前,巴东老城虽然遭受了战乱和自然灾害之虐,但依然挡不住社会前进的脚步。新中国成立后,老城数次拓宽街道,整修巷道,青石板街面变成了柏油路面,整个环境变得更加亮丽整洁,商业日益繁荣,社会欣欣向荣。

小城的夏夜是人们最惬意的时刻,经过一天的炎热,每到傍晚,老城人将小木桌、小木椅、凉床搬到了街道两边,不少人围在一起“打调子”,有的玩着扑克牌,有的下着象棋,老人们躺在凉床上摇着蒲扇,小孩子你追我赶,嬉笑玩耍,好一派热闹的景象。很多人夜不闭户,很少发现有失窃的现象,社会安定和谐。

青石巷是巴东老城的一大特色,如果没有这些巷子,巴东老城充其量只是沿江而建的一个小集市。鲁家巷、范家巷、朱家巷等都是很有名气的巷子,老城到底有多少巷子,谁也说不清楚,大家只记得每条大巷子尽头,又分支出好几条小巷子。

居住在鲁家巷的老向介绍说,住在巷子里的大多是些平民百姓,可以说“九佬十八匠”都可以找到,他们在巷子的住所里加工一些食品、工具和手工艺品,然后拿到扁担街上去卖,有的人在街上有门面,有的干脆在街道边上摆起了地摊。

“吃手艺饭不是一件容易事,靠的是手艺人的勤劳和一双灵巧的双手,当时的顾俊记五香豆腐干就是杰出的代表。”一名叫谭本皇的老人说,如今的巴东豆腐干成为了当地土特产品的一张名片,其手艺就是从巷子里那些不起眼的板壁屋里流传下来的。

“三喊”喊出一篇安宁祥和

谈起巴东老城“三喊”,熟悉的人都知道,当时社会发展程度不高,安全防范手段欠缺,“三喊”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行车安全、消防安全和环境的改善,促进了老城的安定祥和。

第一喊为“车子来哒,行人走两边”,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,拥挤的巴东老城偶尔有汽车经过,为确保行人安全,街道上设有若干个安全哨。安全员带着红袖圈,挥动小红旗,见汽车开来,老远就拿起一只白铁皮喇叭筒高喊:“车子来哒,行人走两边!”

这一措施由街道居委会牵头实施,居民轮流义务值班,一户一天,安全员大多为比较清闲的老人和妇女。“别看这简单的一招,却很有效果。在我印象中,很少发生车祸,足见老城人的团结和睦和用心良苦。”从老城搬出来的黄兴桥说。

夜深人静,宁静的街上传来“楼上楼下,小心火烛,穷灶门,富水缸”的喊声,这就是巴东老城的第二喊。那时候,老城木板房多,而且家家相连,在防火上稍有不慎,便会酿成大祸,所以防火比防盗显得更重要。居委会安排居民义务轮流值班,要求每家每户备有沙包和水缸,并不定期排查安全隐患。

每天清晨,收粪人背着粪桶,拿着打杵,走街串巷,一路吆喝“倒罐子(马桶)”,这就是巴东老城的第三喊。听见有人喊倒罐子,各家各户打开房门,有人急忙将夜罐子拎出,倒入城郊农民准备的粪桶中。

因为没有化肥,这些粪水成为庄稼的肥料来源,所以很多人到老城收粪,每个公厕旁都搭有守粪小棚。加之公厕又少又远,有人收粪也方便了住户,可谓两全其美。

时至今日,再也见不到巴东老城“三喊”的景象了,但人们不会忘记那些“义工”所做出的贡献。

巴东老城文化底蕴深厚,寇公文化源远流长,秋风亭、烈士塔等历史古迹已按原貌搬迁到新城区,这一切让老城人相信,巴东老城的历史还在延续,巴东县城会越建越好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571239123 传真: 邮箱:9824397
地址: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电商产业园创业路1-1 邮编:00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巴东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